本网讯(文/罗天琦、朱玺润,图/黄琬茹)近日,数学与统计学院刘宇恒等10名本科生参加了第三届京师数学教师教学技能展示交流活动,创下佳绩。
此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等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承办,分设职前教师组与在职教师组,吸引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清华附中、成都市石室中学等在职教师与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师范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参与。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27项省市自治区教师提交的作品763件,最终评选常规组全国一等奖48项,二等奖44项,三等奖185项;特色组全国一等奖15项,全国二等奖10项,全国三等奖30项。比赛规格高、竞争激烈,获奖难度大,总体获奖率仅为43.5%。
经过紧张的角逐,我院选手荣获佳绩,参赛获奖率高达70%,共斩获全国一等奖4项、全国二等奖3项,其中常规组6项、特色组1项(图1)。值得一提的是,我院参赛选手均为本科生,此次参赛全国一等奖、二等奖获奖率(40%、30%)远超该项赛事的一等奖、二等奖获奖率(8.2%、7.1%),名列前茅。

数统学院一贯重视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罗天琦、杨建辉、张彦春等学科教学论教师与成都树德中学光华校区李小蛟、刘臆,乐山一中岑雪莲,乐山实验中学胡同祥、王飞等一线名师,以及乐山市教科所程文华、王郝欢等资深教研员组成“U-S-G”三师团队,将实践实训融入日常理论课程学习,将高校学术文化与基础教育教学文化有机融合,实现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双向赋能。
比赛前期,罗天琦老师组织选手全程参加由赛事组委会举办的一系列线上培训讲座。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曹一鸣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王祎、北京市新府学外国语学校李萌校长等详细介绍了大赛概况、参赛事项,分享了优秀课例,并纵览了数学教育新趋势。选手们认真记录,撰写学习笔记,梳理关键要点,为后续备赛夯实理论与技能基础,明确备赛要求(图2)。

备赛期间,指导教师团队针对参赛选手的教学设计、课件效果、教学语言等进行细致打磨,力求以研促赛、以赛促学(图3)。

学院联系了录播教室和技术支持,由专业人员协助完成视频的高质量录制与后期制作,确保作品达到赛事技术规范要求,提供坚实保障(图4)。

“感谢北师大主办的比赛给予我们成长机会,感恩数统学院对我们不遗余力的支持和教学论老师们的无私付出。我们收获的不仅是一纸获奖证书,还是一次与全国顶尖名校的在职教师、本硕生同台竞技、交流的机会,更是一场能力提升、视野拓展的自我肯定与超越。”选手们如是说。
本次佳绩彰显了我院数学师范生扎实的专业素养与教学实践能力,是学院匠心育人、深化新师范改革的生动体现,也是数理学科教学论工作室、罗天琦劳模和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的阶段性成果。未来,学院将持续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强化“U-S-G”协同育人机制,为培育新质师范人才、服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