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图、文/罗天琦)为深入推进四川省欠发达县整县托底性帮扶教师培训项目,实现从外部“输血”到本土“造血”的功能转变,2025年10月14日—16日,乐山师范学院联合美姑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在美姑县开展“教师培训师培养对象、名班主任培养对象”送教送培活动,并实地指导校本研修示范校建设。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屈小兵、副院长孙海,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徐波、培训项目首席专家罗天琦教授,携乐山市实验中学梁玲老师组建专家团队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送教活动在美姑县中学和洪溪初级中学等基地校同步展开。与以往单纯送教不同,本次活动更加注重本土师资培养体系的构建。乐山师范学院教授团队不仅带来了先进理念,更通过听课评课、专题研讨等方式,为美姑县本土“种子教师”和“种子班主任”提供精准指导,助力其从“受教者”向“施教者”转变,为建立本土化教师培训体系奠定基础。
活动期间召开了整县托底性帮扶工作安排会,系统总结了前期帮扶成效,并就校本研修示范校建设、本土培训师培养、优质资源下沉等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在教学展示环节,美姑县本土培养对象与研修示范校教师呈现了16节示范课和2节主题班会课。这种“师徒同台”的模式正是“造血”机制的具体体现——既展示了帮扶成果,更彰显了本土教师的成长。在听课评课环节,乐山师范学院教授团队深入课堂,精准把脉,从教学设计、课堂实施、学生互动、目标达成等方面进行了专业点评与深度指导。

乐师团队充分肯定了美姑县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积极探索,同时围绕新课标落地、核心素养培育、课堂教学增效等关键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为参训教师指明了专业发展方向;此外,更着重指导教师掌握评课方法和教研组织能力,为他们未来承担培训任务打下基础。

活动期间,乐山师范学院团队专程赴洛俄依甘乡小学校等地开展校本研修示范校建设调研与指导工作。

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资料查阅等方式,全面了解学校在校本研修、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的现状与需求,深入诊断学校发展瓶颈,指导学校构建自主研修机制。乐山师范学院将帮扶重点从短期资源输入转向长效机制建设,助力学校形成自我发展能力,打造“在地化”校本研修特色。

此次送教活动是乐山师范学院落实“1+1+3+5”帮扶任务的关键环节,有效搭建了高校引领、基地校示范、教师参与的教研共同体,标志着帮扶工作从初期的外部“输血”向培育本土“造血”功能深化转变(图7、图8)。学院通过培养带不走的师资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研修机制,以资源下沉、精准指导、常态联动等形式,真正实现了“授人以渔”的帮扶目标,为美姑县基础教育质量持续提升注入内生动力。

